

11-41、涅槃的境界
第十一册
涅槃真正的意思就是佛教讲的不生不死、不生不灭。所以,和尚死的时候大家都不哭,因为这个和尚走了,比方说某某和尚走了,他是上天了,他犹如回到了自己的家。很多出家人,离开了庙,为什么他们喜欢经常背一个自己的布袋到处去挂单?他自己知道,他今天离开这里到那里,到那里又离开这里,实际上这就是人的一生啊,来来去去一切皆空,就像人走的时候最后上天一样,没有什么可以哭泣的。他离开了我们,走掉了,他到另外一个庙里去了;他离开了我们,他到天上去了:他到那个地方去结缘了。所以他就不会把这种生死看得太重。走的时候,连被子都留下,都不是他的,一生什么都没有,背一个小布袋走了,挂单去了,就是这个道理。
人根本不会死,死的是躯壳,身体的灭度,实际上灭度的是身体,死的是一个身体,但精神永远不会灭度。你们看佛陀,你们说佛陀走了吗?没有,直到今天,佛陀依然给我们留下来这么多的佛经,我们还学不完呢。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,佛陀根本没
2023-04-21 03:49:48
956次阅读
11-42、十大佛号的释解
第十一册
接下来跟大家讲一些很精彩的佛学知识。师父想问你们,什么叫佛?佛有多少种?当然师父不会叫你们回答,就是给你们先提两个问题,然后师父来回答。
佛的第一个意思叫觉者,觉悟的人就是佛。很多人搞不清楚,他说“佛”是佛,那么“如来佛”是谁啊?所以师父今天要让你们脑子好好地搞清楚。佛是觉者,对不对?那么“如来”是什么呢?实际上,佛又称为“如来”,叫“如来佛”就是“佛”。好比教授和高级讲师,副教授就是高级讲师,只是职称、名称不同而已。你们在《礼佛大忏悔文》中每天都念“南无如来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”,这是什么意思呢?今天师父要讲这些佛理给你们听,师父一个一个告诉你们。
首先,师父告诉大家,人类心灵道德的进步和觉悟就是佛教。用现代话讲,佛教就是教育人类的心灵,培育你的道德,让你变得很进步,让你在社会上变得越来越觉悟。第二,学佛人为什么学佛?就是要从悉达多太子
2023-04-21 03:49:48
1160次阅读
11-43、谈谈能量场
第十一册
继续跟大家讲人的念力。一个人的意念力其实很简单,如果一个人作恶多端,就会遭到很多人的诅咒,而这种诅咒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外施作用。要记住,一个人如果作恶多端,就会让别人恨你,大家都恨你、诅咒你,最后就会成为一种能量。如果这种能量超过了被人家诅咒的这个人自身的能量保护之后,比方说,这个人很有力量,但是大家都骂他之后,这个恶能量已经超过了保护他自身的能量,那么这个恶能量就会在这个人的身上产生作用。也就是说,这个人虽然很自信,但是所有的人都骂他不仁不义,骂到他自己的能量已经不能保护自己的时候,这个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?就是轻则致病,重则损命。
如果这个人自身的能量场相当强,就算别人骂他,他自己又有很多人的支持,就有可能对这个人产生不明显的作用。比方说,很多国家的大选,这么多的人骂他,但是他为什么不倒呢?因为他也有这么多的人支持,他有能量,所以他就倒不下去。那么,很多人为什么支持不下去了呢?因为他得道
2023-04-21 03:49:48
1025次阅读
11-44、忍辱的五个层次
第十一册
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,有一个法门叫“忍辱法门”。忍辱法门有五个层次,由浅入深。
第一叫生忍。生忍是什么意思呢?被别人污蔑了、冤枉了、侮辱了,当你碰到这些事情的时候,你知道无法回避,比方说,你在跟朋友的交往当中,他突然之间来侮辱你,或者诽谤你,这个时候你没有办法抵抗,首先你要学会坚强,这个坚强就是生忍。就是你要先忍耐,先让他讲下去,虽然你心中不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。忍耐是很痛苦,但要学会忍耐,第一步就是暂时先把事情放在心中边上,如果你不先把它放在心中边上,你马上就会跳起来,事态会变得更加地难以控制。所以,生忍就是先把事情放在一边,还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样的时候,先要忍耐,先把这口气忍下来。大家要记住,因为这里面还有一口气在,生忍就是还不成熟的忍耐。
第二叫力忍。当别人在侮辱你的时候,当侮辱的境界来了,你被别人污蔑了、侮辱了,首先你要用自己的心力,用你的心讲话:“我又不是这样的,我又没有这样做。”因为
2023-04-21 03:49:48
1237次阅读
11-45、谈谈四个“德”
第十一册
人很难避免生老病死的苦,生出来很苦,老了也苦,生病了更是苦不堪言,死亡是恐怖的苦。这四个苦谁都逃不掉,就算你是个亿万富翁,你也逃不掉,再伟大,抑或再卑贱的人,都逃不过生老病死。那么,学佛的人怎么样能够逃脱这四个苦,使自己变得真正地快乐呢?要记住,修心就是让你变得快乐,就是让你的自性流露出佛的光芒。佛陀教导我们,人生的真谛是,你只要到人间来,就是苦空无常,不但很苦,到最后什么都是空的,什么都得不到,整个人生都是无常的,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永久的。
今天你跟他好,明天你跟他不好;今天你有钱了,过几天破产了;今天夫妻甜蜜结婚,过几年后凄惨离婚……一切都是无常的。当你知道这些的时候,你的心中已经开始防备了,你就知道人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,你就不会因为这些暂时的痛苦而恼怒,你就不会苦恼,懂得了这个道理,你就不怕了。就像人的身体一样,当你不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疾病的时候,你很容易死;当你知道自己的这些病应该怎
2023-04-21 03:49:48
847次阅读
11-46、知苦懂乐 离苦得乐
第十一册
“常乐我净”的这个“乐”,就是为众生着想,心胸要宽阔。弥勒佛的大度告诉我们一个很大的道理,就是人的心量要大。常常快乐的人心量大不大?整天笑嘻嘻的人就是心量大。有些人眯着眼睛看人,不讲话,你稍微一讲话,他就要骂你,难听的话就出来了,总怕别人伤害自己,别人每说一句话,就感觉到别人在讽刺他,这种人不讲不笑的,这种人有气量吗?经常笑嘻嘻的人、胖胖的人,要是被别人讲几句,想得开,问题就不大。经常快乐的人才会干净啊。境界到了一定的时候,你对滚滚红尘的人间道就会保持快乐,天天开心,到了快乐道。这个“道”的意思就是一种模式,一个心理平衡的方法,是一个进和退的方法。想保持快乐道的话,实属不容易,要从心里解脱后才能一直真的很开心。
你们去看生意人的脸,笑一笑,一会儿笑容就从他们的脸上消失了。你们再看看师父,师父跟佛友讲话的时候,如果开心,脸真的在笑,因为师父的心中一直在笑。你们要真正地去理解人间的境界,而不是
2023-04-21 03:49:48
803次阅读
11-47、究竟 禅定 觉悟
第十一册
人生的理念、高境界的理想是怎么来的?因为你心中有佛。所以,要佛子齐心,普度众生。所有的佛菩萨和我们一心一意,佛子一心,普利有情,普度利益有情众生。广开善门,积功累德,人心齐,泰山移。
学佛人要自皈依。其实所有的佛学让你先看到的都是外相的,真正学佛学得好的人,是修学自己内心的本性佛。所以跟别人学佛都是暂时的,学佛学到最后就是把自己本性的善良拿出来,最后成佛还是你自己成佛,不是别人。很多人做给外面的人看,“你看我在做功德,我在做好事,我拜佛的时候是多么的虔诚”,这些表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。用你自己的佛性来成就自己,才能让自己心中的佛菩萨(心佛)出现。很多坏人做了很多坏事,总有一天他会良心发现,那个时候就是他的佛性出现。
皈依是什么呢?就是皈依你自己身上的佛性。很多人去皈依这个、皈依那个,有什么用?举个简单例子,我今天跟这个老师学,明天跟那个老师学,学到最后,自己没体会,你一点都没有学出来,你学了
2023-04-21 03:49:48
1045次阅读
11-48、认识自我的本性
第十一册
学佛人最怕的是无所依处。过去很多庙里的法师,自己的师父走掉了,他就没有师父了,他自己就是无所依处,他就不能再依止佛法、继续修行,然后到处挂单,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师父。修行人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境界,如果你自佛不皈,你没有皈依自己的本性佛,你就是没有依靠。你的心中要想有依靠,你一定要皈依自己的本性佛。
佛陀当年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说“天上地下,唯我独尊”。很多人说:“佛陀怎么生出来就说‘唯我独尊’呢?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是佛陀呢。”其实佛陀已经是明心见性,他是佛啊,他到了人间,很清楚自己是佛,他见到了自己的佛性,所以他才敢讲“唯我独尊”。因为他认识的不是自己这个小孩子的肉身,而是认识了自我的本性。师父要你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本性,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佛,你也可以非常骄傲地说:“我是佛。”只要你好好地做佛的样子,你就是一尊佛,你就是开悟了。
佛陀讲的“唯我独尊”,并不是指的他肉身的“我”,而是指的
2023-04-21 03:49:48
812次阅读
11-49、戒三毒 随顺得慧
第十一册
学佛人修行的目标有两种,一种是远期目标,另一种是近期目标。那么,修行的远期目标是什么?是为了成佛。近期目标又是什么?是为了我们在人间能够消业障、增福慧。近期目标就是要把握好自己的这个人生,马上消掉身上的业障,然后要增加自己的福德和智慧。
一个人学佛怎么样才不会走偏呢?首先要学得自在,就是自己学佛后能够觉得很开心、自在。自由的人才会自在,所以叫自由自在。因为你不自在了,所以你不自由了,你的心就会被某一样东西卡住。要记住,有很多人越修越不自在,修到后来脚不知道怎么放,话不知道怎么讲,觉得自己左被别人看,右被别人说。当一个人修到不自在的时候,心里就会有一种怪怪的念头出来,什么念头呢?“我为什么要修啊?我这是为谁修啊?我修心为什么到现在还烦恼?”实际上,这就叫横生枝节、想不通。
修行的人修到后来想不通,横生枝节,如果今天想不通这个事情,明天想不通那个事情,你的思维就会出现障碍,就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想
2023-04-21 03:49:48
942次阅读
11-50、修心要讲德 学佛要讲本性
第十一册
要随顺性德。性德是什么?本性德能。随顺就是随着它去做。只要你本性认为好的东西,只要你认为有良心、有道德的善事,你就随着它去做,这就叫随顺性德。要去除偏执。去除偏执是什么意思呢?“我就是这么认为”,“我就不买账”,“这个事情我就是想不通”,偏了吧?执著了吧?再想不通的事情,过去了就是过去了,过去了就是没了。
师父讲个故事给你们听。有一个人在马路上走,拿着一个像玻璃一样很值钱的古董,突然之间“哐当”一声,古董摔碎了,他管都不管,一个人继续往前走,像没看见一样。旁边的人说:“多么可惜啊,这么好的物品被他摔碎了。”还有人骂他:“这个人是神经病。”还有人追上去冲着他说:“你的古董摔碎了,你怎么管都不管啊?”你知道他说什么吗?他说:“东西已经碎了。已经碎了,它就不是一个古董了,那你还把它挂在心上干吗?你还去难过,还去把一堆废的玻璃碎片捡回来吗?”你看看,没了就要把它去除。过去的事情没了就是没了,结束了
2023-04-21 03:49:48
884次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