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1-1、悲智双运 烦事无事
第十一册
今天跟大家讲修心和修行。学佛修心就是修正自己的价值观,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。修行就是修出自己的本性和行为。修心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心能够不为外尘所转,比方说,今天别人有什么想法、看法,有什么事情发生了,你的心马上就转了,那么你就是为外尘所转。所以,修心的人要能够安止,就是让自己的心定下来,“安”就是定下来,“止”就是不要去想、要守戒。我们的心实际上是穿梭在空有之间,也就是说,人间今天有,明天没有了,就是空了、有了。想一想,你的心今天对某一人或事有了,明天没有,因为我们今天拥有的东西,表面上看还是有,过几天没有了,这就是让你心动的东西也会没有,所以学佛人要学会安止,让自己的心不要去动。
人的身体和灵魂对这个世界有不同层次的理解。我们小的时候经常提出小时候的问题,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那些小时候的问题我们慢慢地理解了,问题就会解决,我们不会再问了,
2023-04-21 03:49:48
2170次阅读
11-2、尊师 重法 实修
第十一册
师父再跟大家讲六个字:尊师、重法、实修,让大家更努力能够修成。
首先,要学会尊重别人,尊重师父,尊重佛友、父母亲、老师和所有的人,尊重之后,你就会得到加持力。很多人很懂得尊重别人,然后别人就非常尊重他。你们去看好了,轻浮的人拿别人开玩笑,别人很快就会拿你开玩笑了,这种人是很傻的。懂得尊重别人,就会得到加持力。
第二,要重法,如果你对佛法很重视,讲到佛法肃然起敬、双手合十,心中的法马上就出来了,这个时候你就会得到智慧力。你们天天说“我要有智慧,我要有力量”,那么智慧力是怎么来的呢?就是因为你重法。师父问你们一句话,如果这个人对菩萨很尊敬,你们会不会尊敬这个人?道理就是这样的。大家对师父这么尊敬,师父会不会对你们尊敬?大家都对菩萨这么尊敬,菩萨会不会给你加持力?给你的加持力是怎么来的?因为你对菩萨的尊敬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显化。为什么我要尊敬他?因为我就要尊敬他,这就是智慧,所以你会得到一种反加
2023-04-21 03:49:48
1220次阅读
11-3、修出悟性 去除障碍
第十一册
修心有两种方法:一种是悟性法修心,还有一种是苦修法修心。悟性法,就是说修到后来,“我明白了,我懂了,原来是这个意思”,这个时候,你修心如果是正的,你会开悟。苦修法就是不停地念经、许愿,勤俭节约,帮助别人,不停地跪在菩萨那里磕头,每天很早就开始做功德,等等。师父先把这两种方法告诉你们,然后再告诉你们这两种方法如何修,以及你要修哪一种。
第一种修心法是通过开悟来修,修到后来,突然开悟了,有了悟性,叫得知本源。就是你修到后来,慢慢地看到自己的良心了,知道自己什么能够做,什么不能做,这叫得知本源,理解人生苦谛,醍醐灌顶,突然之间明白了。实际上,开悟有渐悟和顿悟两种,渐悟就是慢慢地理解,顿悟就是突然开悟,在这两种当中,渐悟比较可取,如果是顿悟的话,很容易走偏差。很多艺人、明星在人间吃了很多苦,突然之间觉得人生没有意思,出家去了,不想做人了,这是顿悟。渐悟就是有师父领着,慢慢地学一点,明白一点,他就不
2023-04-21 03:49:48
1391次阅读
11-4、不贪求 心满足
第十一册
女孩子稍微化化妆,人家看着很漂亮,如果浓妆艳抹的,走出来像个什么样子啊?什么东西过头了,就没有了美感。所以吃东西的时候,要想到“我少吃一点,我够了”;一碗汤喝两口,真好喝,如果你把一大碗都喝下去,你还有胃口吗?所以,中国茶文化里过去上茶都是一点点来的,喝茶可以看出你的品质,看出你的风格,这些都是有窍门的,拿一个盖子慢慢地把茶叶弄弄,就看你的稳重。如果你今天来跟别人谈生意,他看你喝茶的样子,就知道你的为人素质。
中国茶道文化和饮食文化在桌子上都是一样的。你慢慢地把茶杯拿起来,手不抖,说明你今天心不慌。然后,你很耐心地把茶叶去掉,慢慢地用嘴巴吹一吹,再慢慢地喝下去,这叫什么?胸有成竹。你今天能够这么稳得住,你这个人做事情一定能够成功。你看我们现在有的人,拿起茶杯就喝,马上烫得全部吐出来,这种人能够做什么事情啊?学中国的文化,学佛教的禅,都是一种意境和意念。所以师父跟你们讲,“少吃一口”是原则,
2023-04-21 03:49:48
1103次阅读
11-5、世间八法 征服执著
第十一册
佛教里有一个“世间八法”,“世间八法”指的是:毁与誉,得与失,苦与乐,讥与称。师父把这“八法”称为征服自我执著的方法,比如我一定要怎么样。“世间八法”就是指世间的利益和陷阱,佛教讲的都是人生,讲的是如何做人,师父现在用白话把这“八法”讲给你们听。
第一,希望受到赞美,希望别人讲你好,得不到别人讲你好,拼命地去制造条件来让别人说你好。第二,不希望受到批评。你们去看,批评谁,谁都不开心,哪有一个人笑嘻嘻地接受批评的?所以师父这个人是最让人“讨厌”了,师父整天就批评人家,“不受人家欢迎”。还好你们学佛了,现在你们都知道了,师父批评你们是你们自己帮助自己消业障。但是这句话还是自私的,因为师父批评我,虽然我不生气,但是我是为了消业障,就被你师父骂两句也无妨,如果我不是为了消业障,说不定我会跟师父顶嘴呢。第三,希望得到,什么东西都希望得到它。第四,不希望失去。第五,希望快乐。第六,不希望痛苦。第七,希
2023-04-21 03:49:48
1435次阅读
11-6、祝福就是力量
第十一册
一般母亲到了中年之后,她们的身体相当不好,为什么?因为母亲对孩子牵挂的念力过头了。母亲年轻时的脑电波已经释放得太多了,所以到了中年以后,母亲的身体会变差,这些跟父母的心血、念力有关系。为什么说祝福和祈祷都是有能量的外施作用?有能量的人帮你们加持,实际上就是祷告,就是祝福。如果师父今天说祝福你,祝你身体好,那比一般人的祝福要好很多。要记住,我们在祝福别人的时候,你的能量在外施、外泄,同样,被祝福的人身上会产生一种接收的作用,所以,你们不能乱讲话,意念都不能乱动。很多人心想:“我恨死他了,恨不得他生病啊。”好了,这个人真的生病了,因为你的念力太大了,让对方生病了。如果对方也有很大的力量,你再怎么骂他,他是不会受到你的气场的影响的。
为什么宗教一直都存在?原因就是它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存在。我们相信啊,我们相信了之后,我们真的会好,对不对?所以,宗教兴盛不衰,是不会衰亡的。流行歌曲唱几年就没有了,可
2023-04-21 03:49:48
1180次阅读
11-7、无谓的担心 会失去勇气
第十一册
老子说“为道日损”,“损”字实际上就是名利的损失,就是说,为了学佛,我们虽然每天在损失很多的名和利,其实我们的心是受益的,所以我们要抛弃额外的贪欲,我们要抛弃名利,我们并没有因为损而失去,而是转化给了另外的载体。师父给你们解释一下,因为我们把一些名利抛弃之后,实际上,我们是转化成了另外一个载体,而这个载体会使你的心变得越来越富有,因为我不贪名利,所以,我不会被这些名利所累。
你们去看,要死的人房子越多、家产越多,越是不放心,因为怕孩子以后争家产、打官司。所以,当一个人把名利抛弃的时候,他失去的是贪欲和物质,而他得到的是身心纯洁的升华和更加强大的能量场。中国人说,有所失,必有所得,我今天失去了名利,但是一定会得到别的东西,比如灵魂的升华。人最主要的问题是被外物所累,就是为名为利疲惫不堪。今天让你做会长,明天把你撤下来了,你心痛、难过,感觉没有面子,这些都让你身心疲惫,用现代话讲,你的身体于养
2023-04-21 03:49:48
961次阅读
11-8、去除妄执 觉悟宇宙真理
第十一册
很多人都在说学佛,但是要真正了解佛法是不容易的。我们拜观世音菩萨,也有人拜各种各样的神、仙,还有的人拜玉皇大帝、天后、妈祖,也有人把关帝菩萨作为神来拜,他们以为这也是佛教,其实是不一样的。观世音菩萨是佛菩萨,有的拜其他神明均是神、仙,神和仙都有五通,社会上有拜“观音娘娘”的,就是把观世音菩萨变成了神,我们学佛人不能称“观世音菩萨”为“观音娘娘”。为什么我们会拜天上的神呢?他们有天眼通、天耳通、神足通,还有他心通、宿命通,师父过去把这些神通都跟大家讲过了,但是他们很多只有五通,没有漏尽通,只有佛菩萨才有六通,才是圆满的。
什么叫漏尽通?就是你有本事把烦恼全部消除,诸漏已尽,所有的漏你全部没有了,你就不会被烦恼和瞋罣所纠缠。人为什么会有烦恼?就是想求神、拜仙。你们要记住,佛菩萨和神、仙是不一样的,佛菩萨不需要回报,而你拜神、拜仙等都是需要回报的,在民间有个还愿的说法,就是叫还神。你今天跟神说了
2023-04-21 03:49:48
1447次阅读
11-9、守五戒 觉行圆满
第十一册
梵文的“佛”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自觉觉他。佛不但是自己觉悟了,还要让人家去觉悟。一个人不但自己好,而且还能够帮助别人,这个人就是佛。你们现在坐在下面的很多人自己修得很好的,可是从来不知道出来帮助别人,这种人能够成佛吗?成佛的人就是自觉觉他。还有,佛是觉行圆满。“觉”就是自己能够感觉到自己所有的行为,包括思维、行为、语言,全部都是圆满的,这叫觉行圆满佛。
师父把“佛”的意思分开讲,大家理解之后,学佛就更容易了。佛的意思首先是自觉,就是我们依止佛陀的教法,自己来修正自己的身心行为。一个人修正身心行为要靠自觉,一个人的进步都是靠自己,而不是靠别人。你们仅仅靠每周三来听一次师父上课是修不好的,你们要靠师父的引导,平时在家自己来修行,在生活中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,就是使自己不能乱想,自己的行为不能乱来。其次,佛的意思是觉他。觉他是什
2023-04-21 03:49:48
1167次阅读
11-10、儒家的五常与佛教的五戒
第十一册
佛陀在将要涅槃的时候,弟子跪在那里哭:“佛陀啊,您走了我们怎么办呢?”佛陀说:“以戒为本,以戒为师。”你们现在明白师父讲的是什么了吧?戒律就是自我约束,以戒为师的人会有道德,他会懂得伦理,就不会犯错误。很多人说:“这个孩子真好,那个孩子真好。”为什么?“这个孩子有传统的道德。”道德是怎么来的?就是靠戒律啊。师父带你们出去弘法,人家看见东方台的弟子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,嘴巴不乱讲话,人家就会说东方台来的弟子真好。这是怎么来的?是靠守戒来的啊。师父管着你们,不就是让你们守戒律吗?
在现在社会上,很多人认为我们学佛的人落伍了、过时了,其实他们是心灵的堕落,而我们是心灵的提升。举个简单例子,大家都很黑,看见一个很白的人,大家就会觉得很奇怪。如果我们几个华人跑到澳大利亚一个偏远一点都是当地人的地方,只要华人一走进去,所有西人的眼睛都会看着我们华人,他们看我们就像我们看外国人一样的:“他的头发怎么是黑的
2023-04-21 03:49:48
1256次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