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【文字版待审核,仅供参考。内容以录音开示为准。】
在修行当中,我们常常会经历的一个阶段,就是从无知到听闻佛法,然后再到修心修法,再到见道修道。实际上就是说每一个人从不知道佛法开始,从无知就是不知道佛法,慢慢到听闻佛法,“哦,我知道了,有这么个佛法了”;慢慢到“我学的佛法挺好,我开始修心了”,修法了,修法实际上就是要开始守戒,遵照它去做;然后叫见道修道。见道修道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你会通过念经、学习佛法之后,你会觉得很灵,一求就灵,你就是“见道”了。所以我们现在人间经常说“你见到没有?”不是单单眼睛的“见到”,实际上这个从佛法上来讲,“见道”实际上是看见了这个道。然后再到“修道”,“我看到了,我知道很灵,我决定要修下去”。从无知到听闻佛法,到修心修法,到见道修道,最后修心一直坚持。
所以一个人修心坚持很重要,修到后来人精神特别好,越来越简单,变得越来越善良慈悲,那么就叫返璞归真。你们喜欢跟小孩子讲话吗?你跟小孩子讲话要动脑筋吗?不要吧?“妈妈到哪里去了?”“妈妈出去了。”他不会吹牛的。修心修到最后就是要返璞归真,就是人很纯洁,没有什么可以隐瞒人家。一个人修到很朴实的时候,其实他过得很开心的。你看你整天在单位里,很多人为什么“我累啊,一回家我就放松了”?因为在单位里假啊。跟这个人讲话,“领导,我要当心点”;跟这个人,“这个人忌妒我的,我讲话当心一点”;跟这个人讲话,“哎哟,他整天要搞我的,我又要当心一点,这个人我要对他好一点”……你脑子不停地在转换,累啊。幼儿园里的孩子,大家都很朴实,多开心。返璞归真,这个人就会寂静,会很安静,因为没有杂念。没有杂念的孩子特别安静。
就是要学会照见五蕴皆空。照见五蕴皆空是什么?实际上就是叫你不要想得太多,这些想蕴……受、想、行、识全部都是想出来的。一些事情越想越害怕,一些事情越想越难过,有些事情根本不会发生到这么严重,为什么你会这么害怕?就是因为你想出来的。我曾经心理学辅导过一个年轻人,他跟那些agent(移民代理)去打交道,结果这个agent骗了他钱,他告诉我说那天实在憋不住了,他说:“你们这样的话,我要去告你们了。”结果这个agent听他一讲,就跟他说了一句话:“你随便告,你出门当心点。”他就告诉我,自从那个agent讲过这句话,他出门就不是当心了,是害怕了。想出来的,人家说了“你当心点”,他害怕人家找人揍他。所以很多事情,想蕴、识蕴,这全部都是意识当中存在的。你觉得这个人会对你很不好,你的表情上让人家就对你不好;你觉得这个人会对你好,你表情上就会感觉到他非常和蔼可亲。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“蕴”。
所以菩萨叫我们照见五蕴皆空,不要去想。你不要去想老婆会对你不好,你不要去想老公会对你不好,你不就不会害怕家庭会破裂了?有什么可以想?一切皆空。他真的要离开你,总归会离开你;他不想离开你,你怎么想,他也不会离开你的。你想那么多干吗?
所以五蕴与佛性在一起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如果你把这个五蕴跟佛法连在一起的话,想佛法的东西,行佛法的东西,识——意识当中是佛法的意识,受——“我也是受佛法的戒律”,色——“我看到的都是佛法”,哎,你这个智慧体就开始存在了。开始的时候要这么想,等到修到很好的时候,等到你们能念《心经》、理解《心经》的时候,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了,就想都不去想了。开始的时候,“我要做好人,我不能偷东西”,你说你到后来,你是个好人,你会偷东西吗?是这个概念。
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都是具有智慧的,看穿的智慧。你在色上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“色”不是男女之色,是这个社会上形形色色你看到的东西。如果超出五蕴,不是看它的形体,看这个能量本能,而且是看穿,这个世界上一切把它看穿了,那么你就产生了看穿五蕴的智慧,就看穿了法界体性智。什么意思?这个世界的法界,我们说十法界,就这个世界的法界;体性是什么?本体、本性;这个智慧,就是我看穿了,无所谓了。单位里发奖金,发不到,没关系,发得到,没关系,什么都看穿了,你就法性智就出来了。法性智,法是什么?道法。所以很多人就是说“我通过学佛之后我放下了,我不跟别人争了,我不跟别人吵了,我什么都想通了”,你这个智慧就生出来了。
“受”是感受。实际上一个人的感受是很重要。你对别人感受好,你得到心里的平安;你对别人感受不好,你可能就会觉得心里不平。所以这个就叫平等性智,平等心。一个人如果你感觉她“哎哟,这个女人蛮可怜的”,你这个人就跟她心平等了;你觉得这个女人很讨厌,你就会觉得不平等,心里就不平等,“这种女人,她凭什么?”就是本性的智慧开始不平等。比方说,很多男人在家里都没有平等性智,一回来上班累得不得了,往沙发上一躺,看老婆在那里优哉游哉的,“你看看我累得这个样子,你看看你在家里多舒服。”你平等吗?你看看你老婆,不停地从早上忙到晚上,她不停的,你忙完了下班在家里,她还要继续忙,吃完饭她还要洗碗,你有没有良心?你对女人怎么看的?你平等吗?不平等性智,那是感受不同。所以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的“受”,叫你们要受,要为别人想,要感受别人的痛苦、体谅别人。
想是什么?想就是感觉。你今天感觉人家不对,你就想得不对;你今天感觉对了,你想得就对了。希望你们越来越慈悲,越来越好。